大学入党和不入党,区别到底有多大

程少为简介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01217/8505703.html
Hi~大家好,我是刺猬君。前两天刺猬君收到了一条私信:身边很多同学都选择入党,但他们每天又为了入党的事忙得连轴转。要不要入党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很多人。大学生入党究竟有什么用?入党和没入党的差别真的很大吗?今天,刺猬君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大学入党那些事儿。来源:爱折腾的就就(ID:aizhetengjiu)作者:就就

上个月,在英国留学的师妹依依终于回来了。

回忆起疫情期间独自在国外的经历,依依说自己非常幸运,因为除了家人、朋友的鼓励,她也收到了国家的关心,很多中国留学生都收到了来自国家的包裹:

特别让她感动的是,作为党员,还收到了党组织的关怀和支持。她所在的党支部特意给她提供了心理辅导和咨询,让身处异国独自面对着罕见挑战的她,有了坚持下去的底气和希望。更暖心的是,为了配合师妹的时差,组织特意选了英国当地下午2点。当时大概是中国晚上9点,党组织这边还在工作时间外服务。“在那一刻,我再次坚信自己入党是正确的。”依依说。现在,入党已经成为了不少大学生“必做清单”中的其中一项,像依依这种大学入党的人越来越多。但也有人对入不入党很纠结,一方面知道入党对自己有很多好处,另一方面又“怕麻烦”:入党流程很繁琐,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相应地在其他地方的投入就少了。

入党流程

今天就就分享几个真实的案例,跟大家讨论一下,大学入党和不入党,区别到底有多大?我不是党员,但是当年参加银行面试的时候,因为社会实践经验很丰富,面试对我来说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所以很顺利地拿到了offer。不过我另一个非党员朋友就没那么顺遂了。他大学四年没怎么去社会历练,属于一心读书的人。到了大四那年,一边准备考研一边参加校招。他跟我一样通过了同一个银行的笔试,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拿到offer,后来和他一起复盘,关键点大概就是:党员身份。虽然银行每年招的人挺多,但终究名额有限,跟他同组面试的人,几乎都是党员,在面试表现尚可但没有特别突出的情况下,会被淘汰的原因应该是:他不是党员。而且很可能是那种差一名就可以拿到offer的倒霉情况,因为每个人面试完都是可以大概判断能不能过,他自己的感觉是还可以的,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应该会过,但可惜意外出现了。我对这件事印象很深,所以后来入职银行,还特意去问过人事部的同事,是不是对党员身份很看重?HR小姐姐告诉我,党员身份是个加分项,但也不代表不是党员就不行,如果两个候选人综合评分差不多,他们一般会优先选择有党员身份的候选人,因为“确定性”:入了党的人进入职场后的表现大概率都不错。我相信你们以后大多数都会参加校园招聘,也就是校招。在这里多说一句,大四不要偷懒,一定要多参加校园招聘,因为校招是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进入好企业的最佳通道,门槛最低,而且给出的待遇会更好。但你们知道校招的最大缺点是什么吗?校招的最大缺点是很难看出候选人的区别。大家都是同一个学校出来的,校内经历大同小异,在hr眼里的大四应届生像是一个模里出来的。所以银行校招hr在看简历的时候,着重看的是候选人的特别之处,比如经历、身份跟别人不一样。至于有哪些不一样,大致如下:参加过社会实践,特别是银行的实习;其次是党员身份是加分项;第三是参加过社团,最好是学生干部;最后是有个人特长。一般有党员身份的人,都会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同时也证明了你在学校里是相对活跃的人物,而且获得了学校的认可,相当于有了学校的把关和背书,会相对可靠。这其实也可以是人尽皆知的“潜规则”了,毕竟国企、央企、事业单位等等这些单位有它的特殊属性。所以对于有意向进国企、央企以及考公的同学,入党的肯定比没入党的有更多优势。也许是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党员身份的好处,很多人都争着要入党。我曾经见过一个班,有三分之一的人(大概15人)同时竞选入党,名额只有2个。还特意请了辅导员给他们主持竞选会。可有时候,党员身份并不见得“通吃”。我一个高中师弟大四时想保研,他们专业只有一个保研名额,他需要跟系里的一个女生竞争。而这个女生是党员,担任了年级学委的职务,有比较高的知名度。他很担心自己因为没有入党,在竞争保研名额中没有优势,为此经常找我聊这个。保研答辩的前一天,看着他还是愁眉苦脸的样子,我特意给他分析了他的优势:一、学术能力强。每个学期的绩点都遥遥领先,骨子里还有不常见的钻研精神,几乎没有专业老师不承认他的学术能力。二、跟老师的关系好。他其实挺腼腆的,不太擅长跟人打交道。但大一时就已经决定要争取保研,知道跟老师打好关系很重要,所以会努力主动跟老师接触,一步步从尬聊到老师觉得跟他聊天很有趣。三、是不是党员对能不能保研的影响未必大。大学老师决定保研人选,看重的不是一个人的身份,而是学术能力,不会故意在党派问题上卡人。师弟当时有没有听进去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答辩发挥得很好。第二天出结果——他拿到了保研名额。师弟高兴坏了,知道消息后第一个告诉我,还说我料事如神,有神功。我说,其实我不是有神功,而是知道大多数时候,能力比你的身份更重要。换句话说,一开始你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做什么,做出了什么成果,才有人想知道你是谁。

社会学专家苏珊·菲斯克说过:“在支配社会生活的所有动机中,最重要的是归属:我们渴望与他人建立稳定、有意义的联系。”

入党的本质是获得归属感,让自己知道自己可以与优秀的人为伍。

在如今和平年代,入党的意义在于:自己的能力得到来自官方的认可,特别是思想觉悟上比别人更高,这样就能在某些场合比非党员走得更快、更轻松。

党员身份可能在我们现在所处的体系很有用,但跳出这个体系后,党员身份的作用就小很多了。

为什么这样说?

就就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公务员是一个体系,私企也是一个体系,党员在前者的重要性肯定比后者高。

同一个身份,在不同的体系,重要程度不同。

再拿大家都熟悉的王者农药来说吧,赛制不一样,同一种因素发挥的作用不同:

在自走棋赛制里,选用同一个阵营的英雄有技能加成,可以更快地占据优势;

但在峡谷模式,是不是同一阵营几乎没关系,英雄类型的分配和玩家的技术,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但不管是什么赛制,有一样东西是通用的——那就是玩家对英雄的了解有多少深。

你越了解英雄,就越知道在什么时候要出什么招,他克谁,谁克他,应该怎样走位……即使技术还没到家,从战略上就领先别人一大截。

这种在各体系中能迁移的通用能力,我们更应该重点培养。

入党时所考察的责任心、使命感,沟通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合作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等等,在其他地方同样适用。

即使没有党员身份,如果你具备这些通用能力,你也可以过得如鱼得水。

一个优秀的演员,演啥像啥;

一个擅长写作的人,能更快地适应各种文案要求;

一个娱乐感强的人,到哪里都能火起来,比如马保国。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通用能力更重要,入党还有必要吗?

当然有。

因为在大多数人所处的体系里,有党员的身份,可以在前期走得更快。

而至于是否走得长远,就要看你有没有跟目标相匹配的实力了。

看到这里,对于入党和不入党的区别,你肯定心中有数,至于要不要入党就由你们自己决定了。

最后就就想再多说两句:

1、不要带着功利的心态入党。

我知道有的同学是带着“党员考公务员更容易”“党员可以加分”之类的功利心态入党的。

如果带着这种心态入党,时时计算党给了自己多少东西,跟自己的付出成不成正比,是不能尽心为别人考虑的。

这样的党员,不仅党不需要,群众更不需要。

2、不管你最终加入了哪个团体,都不要停止学习。

正如学习不是为了学位,而是为了学到知识;工作不是为了升职加薪,而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入党不是为了“高人一等”的”身份,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希望正在入党的同学,能借此机会成为一个心系群众的党员;不入党的同学,也能通过其他方式,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点个「在看」,不管入不入党,都要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本文作者:就就&漫漫,90后新媒体公司创业者,国家理财规划师,一个为解决00后各种迷茫问题操碎了心的暖心大男孩。你对大学生入党有什么看法?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吧~-END-商务合作/内容互推/渠道合作请加微博

刺猬学院/知乎:刺猬大学欢迎大家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rainbown.net/yfcs/83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