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科普
前言
在生活中,我们总能在各种场景中遇到跳眼皮的情况,但其中很多情况都是由于工作过度劳累所造成的。
对于这种情况,只要调整作息就可以缓解,但在医疗方面。有两种症状与眼皮跳有关密切的联系!它们是——面肌痉挛和眼睑痉挛!因为它们的早期症状就与眼皮跳有关,所以很多人都一直无法分辨!从而延缓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本期,中西医面神经科就从几个方面来介绍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吧!
01
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的主要原因是面神经桥小脑角区的血管压迫而引起的跳动。如果跳动严重者,还会影响生活中的正常视线!
病因:
面肌痉挛现在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病因,就是临床小脑附近的前动脉、后动脉、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和大静脉压迫面神经,造成面部肌的不自主跳动,也就是说:一旦血管刺激了面神经,由面神经控制的面部肌肉就会随之出现持续跳动现象!这也是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原因。另外,有的患者是由于桥小脑角区的肉芽肿、肿瘤和囊肿压迫到面神经所致!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跳动。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症状:
面肌痉挛的主要症状是一侧脸的不自主抽搐和跳动!这种症状通常是从眼睛周围的跳动开始的!但最开始的跳动,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之说!完全不会想到这是面肌痉挛的症状!所以往往只有在连续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的跳动才会引起其重视!但往往在这个时候的跳动已经是非常激烈的!而且影响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就直接影响到面部、嘴角、下颌甚至是颈部的跳动,但其中最常见的是嘴角的肌肉抽搐!
但随着症状的加重,间隔停止时间也会逐渐缩短。更严重的是,面肌痉挛会直接影响到颜面部、嘴角甚至颈部。而且会出现头痛、耳鸣、耳聋、听力丧失、视力模糊、面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等问题!一旦症状加重后,即使入睡也无法停止抽搐和跳动了!
02
眼睑痉挛
眼睑痉挛:
眼睑痉挛是血管或肿瘤压迫到面神经,而导致面神经支配的面部肌肉出现抽搐和跳动。其中,此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
病因:
眼睑痉挛。根据现代医学资料,眼睑痉挛可能是神经系统中的一种功能性疾病,它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得到证实!,随后的新技术出现,该病的病因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最著名、最有价值的是利用脑干共振血管造影(MRA)观察脑干血管异常与面神经脑干的相互关系。眼睑痉挛的真正原因是:面神经被小脑桥脑角的血管和肿瘤所压迫。此外,研究认为面神经的脑干段是中枢性(少突胶质细胞)和周围(雪旺细胞)髓鞘的交汇处,是最容易受到血管压迫和刺激。因此,面神经血管压迫和脱髓鞘变也是引起眼睑痉挛的必要条件。面神经运动的兴奋性增高也在眼睑痉挛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一假说也导致了眼睑痉挛的病理生理是面部运动核兴奋性增加的假说。
症状:
眼睑痉挛的持续时间不同,有长有短。痉挛表现为意志性强烈闭眼的不断重复。它的症状有两个:原发性眼睑痉挛和半侧面肌痉挛。
原发性眼睑痉挛:
由眼轮匝肌痉挛性收缩引起。眼睑会不自主的闭合上。常为双侧病变,表现为进行性进展。其中三分之二为女性,年龄大多在60岁以上。病因不明。在轻度患者中,眼轮匝肌的阵发性和频繁抽搐不会影响到睁眼;在严重的情况下,抽搐是明显的,这使眼睛难以睁开,影响视力,并导致功能性失明。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在3-5年内比较稳定。三分之一的患者有相关的运动异常,如Meige综合征、原发性震颤或帕金森病。外角膜炎、倒睫和眼睑炎引起的继发性眼睑痉挛应排除!
半面肌痉挛:
是一种单侧病变,伴有面肌周期性强直收缩。痉挛通常始于眼轮匝肌,并逐渐扩展到该面部的其他部分,无论是睡眠亦或清醒时都可发作。大多数常见为女性。可能还会伴有单侧面肌无力。病因通常是第七神经根被小脑桥脑角的血管结构或肿瘤所压迫。血管病变占90%,后颅凹肿瘤引起的占比为1%以下。
03
结论
面肌痉挛与眼睑痉挛在发病初期症状是相同的,但两侧眼睑同时抽搐的现象是比较少见的。而且持续时间很短。从眼睑开始跳动,痉挛会逐渐发展,可延伸到患侧半面部,甚至颈阔肌痉挛并会使头部颤动,而且越来越严重。多数患者都是单侧面部抽搐,两侧抽搐的极为少见。面肌痉挛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是你越紧张,抽搐就越频繁。另外,还请患者朋友们记住:面肌痉挛和眼睑痉挛是两种疾病,它们的最主要区别在于:面肌痉挛是会出现除眼睛周围的痉挛,而眼睑痉挛只是眼周肌肉的跳动,而不是痉挛。但由于其发病初期症状相同,所以才因此被人们命名为“眼睑痉挛”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