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过敏性鼻炎,可以简单了解的知识

其实过敏性鼻炎加上合并症,要说的东西太多了,三言两语说不完。我本身也没有医学背景,因为面包有这样一个毛病,所以我才做了点功课,我的分享只能是参考指南加上自己的一些实战经验哦,假如有不对的地方,可以留言给我讨论哈。

这是一篇稍微有点学术性的分享,假如你的孩子也正遭遇着过敏性鼻炎的困扰,那么可以简单了解一下这些小知识。

以下“变应性鼻炎”就是“过敏性鼻炎”,“变应原”就是“过敏原”

主要参考指南

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儿童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

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AAO-HNSF)发布的变应性鼻炎临床实践指南(简称AGAR)

变应性鼻炎(简称AR)的定义

变应性鼻炎是指鼻黏膜接触吸入性变应原后发生的IgE介导的炎性反应。AR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保守估计全球的AR患者有5亿。

参考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我国对于儿童AR流行状况做了一些调查。比如:年在武汉市针对3-6岁儿童的问卷结合皮肤点刺试验的调查中,确诊的AR患病率为10.8%。年针对北京市中心城区和郊区3-5岁儿童的调查显示,确诊AR患病率分别是19.5%和10.8%。-年在北京、重庆、广州以0-14岁儿童为对象的问卷调查中,AR自报患病率为14.46%、20.42%和7.83%。还有数据提示,农村患者群体的规模大于城市,但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确诊率并不高。

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

其实就是过敏的原理,从致敏到过敏的一个量变到质变过程。(这个概念应该妈妈们都了解过了,我们在辅食添加的时候也会强调新食物是否有过敏反应)

对AR来说

致敏:变应原在进入鼻腔后,可诱导鼻腔局部和区域淋巴器官产生特异性IgE,与聚集于鼻黏膜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受体相结合;

过敏:当再次接触变应原,变应原就会与黏附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相结合,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中的组胺和白三烯等炎性介质的释放。

这整个过程就是完成了过敏的一系列变化。

过敏还分速发和迟发型(这段是原话,稍微有点学术,不看也可以)

速发相反应(急性):炎性介质刺激鼻黏膜的感觉神经末梢和血管,兴奋副交感神经,导致鼻痒、打喷嚏、清水样鼻涕等症状。

迟发相反应(慢性):炎性介质的释放还会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上皮细胞等分泌黏附分子、趋化因子、细胞因子等,募集和活化嗜酸性粒细胞及Th2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导致炎性介质(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的进一步释放,Th2免疫应答占优势,炎性反应得以持续和加重,鼻黏膜出现明显的水肿导致鼻塞的症状。

变应性鼻炎发生的原因

1)遗传因素:根据研究,AR具有基因易感性。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AR患儿中60%都有过敏性家族史。双亲都有过敏史的患儿AR发病率高达75%,单亲有过敏史的患儿AR发病率高达50%,且母亲对子女的影响大于父亲。

2)环境因素:变应原,主要就是呼吸物,比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皮屑、猫毛狗毛、蟑螂等。也有这样一个“卫生假说”,是周围环境卫生过于干净(特别是喜欢使用消毒剂的家庭),使得早期暴露于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机会减少,从而增加了日后发生AR和哮喘等变应性疾病的风险。

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分类

1)依据接触变应原的时间:季节性鼻炎(如花粉)、常年性鼻炎(如尘螨)、一过性鼻炎(偶尔接触变应原才发作)(其实还有混合性,了解一下就好)

2)依据症状发作的时间:间歇性(症状发作<4d/周,或<连续4周)、持续性(症状发作≥4d/周,或≥连续4周)

3)依据严重程度:轻度(不影响生活质量);中-重度(影响生活质量,包括:并发哮喘、睡眠障碍、日常活动和运动受损、学习受损)。

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鼻塞(至少具备2个,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1小时以上)。还可伴有眼部症状,包括眼痒、眼红、流泪和灼热感。约40%的AR患者有合并支气管哮喘,伴有喘息、咳嗽、气急和胸闷等肺部症状。

典型体征:双侧鼻黏膜苍白、肿胀,鼻腔有水样分泌物,下鼻甲水肿,中鼻道黏膜也可有水肿样改变。眼部会有结膜充血、水肿,有时可有乳头样反应。同时伴有哮喘、湿疹或特应性皮炎的患者有相应的肺部、皮肤体征。

重点说下儿童特有的某些特殊体征:

1.变应性敬礼,指患儿为缓解鼻痒和使鼻腔通畅而用手掌或手指向上揉鼻的动作;

2.变应性黑眼圈,指患儿下眼睑肿胀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而出现的下眼睑暗影;

3.变应性皱褶,指患儿经常向上揉搓鼻尖而在外鼻皮肤表面出现的横行皱纹。

这几个体征,妈妈们也可以观察下自己孩子有没有。比较细微,不仔细观察的确很多妈妈会忽略。

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确诊

1.根据临床症状:

喷嚏、鼻涕、鼻痒、鼻塞(包括清水样鼻涕、鼻黏膜水肿、鼻黏膜苍白、眼痒、眼红、流泪等)(尤其儿童因表述能力不强,仅表现为咳嗽或者反复咽喉不适等,应仔细询问是否有鼻痒或者眼痒等)

AGAR认为虽然没有变应原检查作为AR确诊的结论性诊断,但根据过敏病史和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也是合理的。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检查,更早进行针对性治疗。

2.常规检测方法:

适用于临床诊断为AR并进行经验性治疗无效、或诊断不明确、或需明确变应原做免疫治疗的患者。

A)皮肤点刺(SPT)

有高敏感性和较高特异性,可用于儿童和老人(口服抗组胺药的话,需要停药一周后再做)。一般是建议5岁以上儿童可做,假如年龄稍小但配合度高的话,那也可以做。

因为面包做过点刺,所以我简单说下过程。

在儿童前臂掌侧部位,刺入组胺(阳性参考点)和变应原试剂,等待20min,出现风团并直径大于等于3mm的判断阳性。评价SPT的反应强度采用的是皮肤指数SI(变应原风团与组胺风团平均直径的比值),分4个等级:0.3≤SI<0.5,+;0.5≤SI<1.0,++;1.0≤SI<2.0,+++;SI≥2.0,++++。

给一张面包的图感受一下,带有液体的2个很明显的点,稍大那个就是粉尘螨,稍小那个是户尘螨。标记1上面的那个点是组胺点。其他点没有过敏反应,所以就是一个个被扎的红点。(看着有点心疼吧,哎)

B)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总IgE检测值不推荐,约1/3的常年性AR患者血清总IgE是正常范围的;如用过抗组胺药对检测结果无影响)

中国的相关指南对于儿童AR的确诊比较严格,要求结合过敏病史、临床表现(症状、体征)以及皮肤点刺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任何一项阳性才可确诊。当然在实际临床中,医院资源的限制,在患儿生病初期难以甄别AR还是普通上感的情况下,可以经验性用药,针对症状选择药物治疗并观察5-7天。症状缓解者支持普通上感诊断;症状缓解不明显或停药后反复者应该考虑AR并转耳鼻喉专科做进一步确诊。

常见的变应性鼻炎的合并症(这个很重要,一定看)

1)支气管哮喘

2)上气道咳嗽综合症

鼻分泌物倒流至鼻后或咽喉处引起咳嗽,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有妈妈说孩子就早晨起来那阵咳嗽好厉害,之后白天反而挺正常。因为孩子从长时间的卧位改为立位,倒流积存在咽部这的鼻涕一下刺激到喉咙,就会引起阵发性咳嗽,这是个比较典型的过敏性鼻炎的表现。

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睡觉长期打呼的孩子一定要重视!!)

4)分泌性中耳炎

5)变应性结膜炎

6)慢性鼻-鼻窦炎

AGAR还有这样个结论值得我们重视。半数以上的哮喘患者患有AR,10-40%的AR同时患有哮喘。在儿童中,4岁前患有食物相关的特应性皮炎与7岁后患哮喘及AR明显相关。57.6%的特应性皮炎患儿随之患有AR,34.1%随之患有哮喘,过敏性结膜炎同样与AR明显相关。称为变态反应进程。AR并发鼻-鼻窦炎及中耳炎的比例为16.3%-89%。

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A)回避变应原

针对变应原,尝试整理所处的生活环境,比如勤洗晒床品、少接触毛绒玩具、不用地毯、空调季先清洗滤网,使用空气净化器;

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外出,不得已需要外出时可以戴特制口罩、眼镜等。

使用花粉阻隔剂(我之前讲面包的治疗方案也提过是泰斯花粉阻隔剂)

B)药物治疗方案

B1)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避免向鼻中隔喷)

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过敏的疗效,对喷嚏、鼻涕、鼻塞、鼻痒均有显著改善。推荐1-2次/天,疗程不少于2周;中-重度AR疗程至少4周。持续治疗的效果也会优于间断治疗。主要不良反应是鼻腔干燥、鼻出血(我昨天的文章也提了面包就有这样的反应)、咽炎、咳嗽等。建议早晨使用,早晨喷激素类药物与体内激素分泌时间相对一致,可以减少一点副作用。

常见药品:内舒拿(0.05%糠酸莫米松,2岁以上)、辅舒良(0.05%丙酸氟替卡松,4岁以上);具体使用年龄请遵医嘱或参考说明书。

截图是AGAR的,可以参考一下

至于大家都担心的孩子经常用激素鼻喷是否会影响发育的问题,我特地翻了下指南。

中国指南中这样写,临床观察显示,使用激素鼻喷一年,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总体上并无显著影响。AGAR也强烈推荐2岁以上儿童可使用,并且对儿童生长发育无不良反应。

B2)口服二代抗组胺药

尤其适合于鼻涕、喷嚏、鼻痒症状、合并眼部症状的患儿,但对改善鼻塞的效果有限,通常可用于6个月以上婴幼儿及成人

常见药品名:西替利嗪、氯雷他定(2岁以上)、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具体使用年龄请遵医嘱或参考说明书。

同样来自AGAR的截图

B3)鼻用抗组胺药

起效快,明显缓解鼻涕、喷嚏、鼻痒,还可明显改善鼻塞症状

常见药品:立复汀(盐酸左卡巴斯汀)、爱赛平(盐酸氮卓斯汀);具体使用年龄请遵医嘱或参考说明书。

B4)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特别适用于伴有下呼吸道症状的患儿,比如合并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哮喘等,常与鼻喷或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也可与口服抗组胺药联合使用。每天一粒,睡前服用,疗程至少4周以上。

常见药品:顺尔宁(孟鲁斯特钠,儿童分颗粒型4mg;咀嚼片4mg和5mg);具体使用年龄请遵医嘱或参考说明书。

以上方案均为一线治疗药物,治疗的具体使用方法和年龄请一定遵医嘱。

还有二线治疗药物,酌情使用。比如鼻用减充血剂(2岁以上AR儿童鼻塞症状很严重时,可遵医嘱限次使用0.%羟甲唑啉)、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抗胆碱药等,但因为各种因素极少用于儿童的治疗方案中,这里就不详细分享了哦。

联合治疗方案:因为每个宝宝的具体症状不同,建议联合治疗方案遵医嘱。

辅助治疗:生理(海)盐水冲洗

鼻腔冲洗是一个比较安全方便的辅助治疗,可以使用生理(海)盐水或1-2%的高渗盐水。

可以部分清洗鼻腔内的变应原

清洗大量的鼻分泌物

减轻鼻黏膜水肿状况,改善黏液纤毛的清除功能

面包之前因为4岁左右,还不敢给她用洗鼻壶冲洗,所以一直是用诺斯清喷头式的生理海盐水。护士教的方法是,一个鼻孔先4揿,轻轻擤后擦干,再4揿擦干。6岁左右可以配合的儿童应该可以使用洗鼻壶(要用专门的洗鼻盐按照比例兑温水),具体方法网上有视频教程,大家可以自己去搜下哦。

C)免疫疗法(脱敏治疗)

当药物治疗方案不能明显控制症状或使用药物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下,考虑用免疫疗法(皮下或舌下)。整个疗程包括剂量累加和剂量维持2个阶段,总疗程3年左右。

根据目前国内可供临床使用的标准化变应原疫苗的种类,适用对象主要是尘螨过敏引起的中-重度AR患者。皮下免疫适用于5岁以上。根据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舌下免疫使用年龄没有限制,但国内考虑到患儿的依从性、安全性和耐受性,建议3岁以上。这两种免疫疗法中,舌下免疫治疗(国内临床仅有粉尘螨疫苗滴剂)相对来说操作简单,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严重程度较轻。

就我自己对免疫系统的理解,综合面包的实战经验来说,对于儿童,因为免疫系统还在逐步完善和平衡的过程中,我个人不建议首先考虑免疫疗法。毕竟这个方案耗时长、费用高,不良反应相对更严重,孩子的配合度也比较差。

中药治疗可行吗?

AGAR明确了不推荐中草药治疗,主要是因为对中草药的认识不足,疗效和安全性证据均不足。

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是因为中草药治疗AR的循证医学证据尚不充足,所以也可以考虑放弃。

对于我来说,面包患过敏性鼻炎时会首先选择生理海盐水冲洗+西药治疗。

其实身边有过敏性鼻炎的孩子非常多,治疗方案主要是2个方向,一个是跟我一样采用西药治疗,还一个就是中药治疗。中药一般都是多种草药煎熬或者贴三伏贴的形式,有咨询过几位妈妈,应该是说吃中药来调理孩子的身体,提高免疫力从而避免过敏的发生。

我猜想这里面应该是有一点理解偏差。(关于免疫力的话题其实也特别想单独分享一下。)

再啰嗦两句

大家经常说,孩子免疫力差啊,容易感冒,容易过敏。那么免疫力是什么?免疫力来自于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有这样三大功能,包括免疫监视、免疫防御、免疫调控。其中免疫防御呢?防御过度就会有过敏表现,防御力低下就会发生反复感染;防御力不足就会出现免疫缺陷。这样说就理解了吧,过敏是免疫力异常增强的表现,不是免疫力低下导致的。所以你们说的医生给开了匹多莫德,吃来吃去只会让过敏表现越来越严重。

孩子的免疫系统逐步完善之后应该是一个平衡状态。而不是我们认为的免疫力越强越好。

其实讲了这么多过敏性鼻炎的知识,妈妈们会发现我家孩子似乎没有这么鼻腔毛病呀?嗯,我知道很多妈妈会忽略孩子的一些小症状。比如鼻分泌物倒流、频繁清喉咙吸鼻子动鼻子、口呼吸等等。

因为不懂所以也不会特地去观察。鼻分泌物倒流,我最初是听到面包有鼻涕音但是没有鼻涕流出来,然后自己猜的,后来跟医生聊天确认了,看诊时也特地让我看了面包的咽部,的确是有白白的鼻涕粘着。很多有过敏性鼻炎的孩子都会有这样一个症状,轻的孩子会连鼻涕音都没,就鼻分泌物会直接沿着咽部上方慢慢倒流,刺激到咽喉部进而有清喉咙、咳嗽的症状。

其实关于过敏,我觉得崔医生最新的一本书《绕得开的食物过敏》挺好的,适合准备添加辅食的妈妈看一看。里面讲的简单易懂,有好多配图(我的分享因为自己没有美工水平,所以都是文字,我自己都好想吐槽)

昨天我也分享了面包的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案,有兴趣了解的妈妈可以点“阅读原文”

希望我的分享可以对你有一点小帮助哦,假如有问题可以下面留言讨论哈!!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需要多少钱
一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rainbown.net/lcjc/1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