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压氧治疗的急症适应症
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其他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
2、气性坏疽、破伤风及其他厌氧菌感染。
3、各种原因(如溺水、自缢、电击伤、麻醉意外等)引起心肺复苏后急性脑功能障碍。
4、气体栓塞症、休克的辅助治疗。
5、脑水肿、水肿(除心源性肺水肿)、性缺血缺氧性脑病。
6、挤压综合征。、断肢(指、趾)再植及皮肤移植术后血运障碍。
7、药物及化学中毒(氢化物、甲醇、乙醇、有机磷农药、化学药物等)。
(二)非急性适应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突发性耳聋。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硬化症、脑血栓、脑梗塞、椎基低动脉供血不足)。
颅脑损伤(脑挫裂伤、血肿清除术后、脑震荡、脑干损伤)。
脑出血恢复期、支气管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炎。
骨折愈合不良。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
植物状态。
高原适应不全症。
颅内良性肿瘤术后。
牙周病(炎)。
病毒性脑炎。
面神经炎(贝尔麻痹)。
骨髓炎;癫痫(非原发性)。
无菌性骨坏死。
周围神经损伤。
脑瘫。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糖尿病及糖尿病足。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期前收缩、心动过速)。
心肌炎。
周围血管疾病(脉管炎、雷诺病、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眩晕综合征(梅尼尔病等)。
慢性皮肤溃疡(动脉供血障碍、静脉血栓、褥疮)。
脊髓损伤。
消化性溃疡。
溃疡性结肠炎。
传染性肝炎(使用传染病专用藏)。
烧(烫)伤。
冻伤。
植皮术后。
整形术后。
运动性损伤。
放射性损伤(骨坏死、软组织损伤、膀胱炎、直肠炎)。
恶性肿瘤(与放疗或化疗并用)。
视神经炎。
疲劳综合症。
血管神经性头痛。
脓疱疮。
银屑病。
玫瑰糠疹。
多发性硬化。
急性肝炎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复发性口腔溃疡。
麻痹性肠梗阻。
支气管哮喘。
(三)探索性适应症
1、慢性心功能不全。
2、青光眼。
3、自身免疫性疾病。
4、传染性肝炎。
5、慢性肝功能障碍。
6、精神病。
7、神经衰弱。
8、颈椎病。
9、霉菌感染。
10、帕金森病。
脑组织不同于其他组织器官对氧的依赖性那么明显,缺氧后2分钟就会有脑细胞不可逆的损伤,而肾脏可以坚持到20-30分钟,高压氧因为可以成倍地增加组织氧含量所以能够尽可能的恢复受损脑细胞,使脑功能得以保存,尤其是对于意识的恢复,更是其它治疗不能替代的。但是脑细胞及神经的最大化恢复并不是单靠改善氧供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因为人体神经系统是最复杂的器官,到目前为止人类也不能完全了解脑组织的所有功能,所以我们经常在临床工作中见到经过高压氧治疗后患者的意识逐渐好转但由于肢体没有得到很好康复锻炼,最终关节挛缩变形而失去功能,使前期努力毁于一旦。
由于医学现在分科越来越细化,甚至某一个学科都要细分到很多亚专业组,这对于很多临床学科是很有好处的,这样可以使医生能够更加深入地去研究某一些疾病。但是这种模式对于康复医学来说有些不太合适。康复医学是一种研究如何尽可能恢复患者受损的功能,使之能够尽量回归社会,而如何能够尽量恢复呢?我认为要针对疾病每个损伤环节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来完成既定的计划。
但是高压氧治疗单一,除了高压氧以外没有特殊治疗,最后造成上面我说的那种情况,尽管患者意识恢复了,但功能也永久的丧失了。医院或康复科又没有高压氧舱,所以患者功能又不能得到最佳恢复。医院高压氧科在今年初开设病房同时,迅速地引进了康复师和康复器械,建立了与桐医院的合作,成为目前桐乡唯一的同时拥有高压氧和传统康复治疗的临床科室,由桐医院派驻专业团队现场指导,开展康复治疗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时间,我们发现这种治疗模式给患者带来了最佳的效果,患者老陈,因脑出血3月底从外院转来,患者表情淡漠,不完全运动失语,右侧肢体偏瘫,上肢肌力1级,下肢肌力2级,上肢肌张力低,下肢肌张力略高。经过高压氧治疗后患者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言语较前流利,可以正确回答问题,可以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在康复师的指导安排下,经过康复训练比如:PT、OT、站床、踏车以及理疗、针灸等多项治疗后,老陈出院时可以行走,基本生活可以自理,他的爱人非常高兴。
医院采用高压氧纯氧舱+康复理疗训练的模式,提高康复效率,使得更多的脑外科术后、神经内科稳定期患者、骨科术后等需要恢复肢体功能的患者,更加快速的恢复。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日(上午8:00--11:30;下午13:00--17:00)
坐诊地点:医院(医保、农保定点)
预约电话
预约(总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