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看了这一口牙!牙齿和全身的多个重要器官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去看一次牙,能预防多种病!
1.糖尿病
看牙就是一次早期发现自身是否存在糖尿病的机会。
因为糖尿病患者抵御细菌的能力低,在牙菌斑和牙石里的细菌繁殖得也快,也比健康人更容易患上牙周病。
而牙周病严重时又会影响血糖的控制,所以早期控制牙周病,就能控制血糖的升高。
2.心梗
慢性牙周病越严重,出现急性心肌梗塞的风险也越大。
牙周致病菌及其毒素会进入血液循环,入侵血管内皮,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曾经得过心肌梗死的慢性牙周病患者应当定期进行体检,从而尽可能避免心肌梗死的复发或恶化。
3.中风
牙龈出现炎症的情况下,如果进行刷牙甚至咀嚼食物,都有可能造成口腔的细菌随时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进入血液的这些细菌含有促凝蛋白,可能会堵塞血管和动脉,进而增加卒中和心脏疾病的风险。
饭后漱口,正确刷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都是预防牙周病的好方法。
4.胃癌
看牙还能防胃病。如果胃病反反复复的不好,要考虑一下是不是牙齿有问题了。
有牙周病的人,牙周袋内的细菌也会通过吞咽进入胃,更容易患胃病。重度牙周炎在牙周袋中会分离出四百多种微生物,其中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Hp),而幽门螺杆菌是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致病菌。
5.骨质疏松
牙齿好坏还能反映体内骨骼的情况。
有些病人三四十岁牙齿就脱落很多,既不是龋齿也不是其他牙病,这种情况建议查查骨骼,可能是体内矿物质沉积导致牙齿中钙、磷的质量较差,而牙齿的质量反映出骨骼的结构不太好。
这提示我们,一旦牙齿出现松动等现象,也要想到骨骼是不是也会有问题。
6.肾炎
孩子没有退掉的乳牙长了龋齿,家长没有当回事,可孩子却因龋齿发炎被查出来肾炎。
包括牙部感染在内的一些常见感染造成的肾炎、肾病不占少数。这提示家长,一旦孩子出现龋齿或者牙周炎症、感冒、发烧乃至皮肤的一些感染,要注意观察排尿情况。
如果累及肾脏,可能会出现尿色加深或发红,尿里有泡沫,还可能出现眼睑或者下肢水肿。一旦发现这些情况,医院查查尿常规。
7.舌癌
很多的舌癌患者都有一口“坏牙”。
口腔里比较尖锐的牙齿、残留的牙根、不良的修复等,都是舌头的头号敌人,它们对舌头的刺激是舌癌的最主要诱因。
建议要重视口腔里的“坏牙”,龋齿早填补,残根残冠能补就补,不能补早日拔除。
8.老年痴呆
牙齿越少的人,记忆测试的成绩也越差,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剩余牙齿较少是记忆问题的一大风险因素。
每天都刷牙的老人比每天刷牙三次的老人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几率增加了22%~65%,而且这种效应在老年女性中更为明显。
9.肺炎
定期洗牙可减少引起肺部感染的细菌数量,从而降低人们患上肺炎的风险。
与每年去牙科检查2次的人群相比,从未看过牙医的人患上细菌性肺炎的可能性要高86%,尤其是老人。
老人牙齿不好,吃东西往往嚼不烂,导致老人口咽部的细菌较年轻人高很多。这么多的细菌分布在口咽部,也是引发误吸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10.早产
早产及新生儿体重偏低也与孕期牙周病有关。
牙周炎患者牙周的大量细菌产生足够的内毒素,并由此而激活淋巴细胞等产生大量的炎性因子,一旦当这些因子进入孕妇的血液循环,再进入胎盘后,对胎儿的危害并不亚于产道感染。
所以如果你有备孕计划,不妨也提前去看看牙。
记得每半年到一年去看一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