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某,男,27岁,教师。年9月10日初诊。
患者2周前曾患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周前发现眼睑浮肿,逐渐加重。现症:眼睑及双下肢浮肿,皮色光泽,恶寒重,发热轻,咳嗽气短,小便量少。
查体:T:36.7℃,P:74次/分,R:19次/分,BP:/mmHg。双下肢水肿。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辅助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尿隐血(++),镜检尿红细胞:10~15个/高倍镜,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g。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免疫学检查:总补体及补体C3降低。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急性感染发热性疾病一过性蛋白尿相鉴别。
60分钟。
参考答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以眼睑及双下肢浮肿为主症,诊断为水肿。眼睑及双下肢浮肿,皮色光泽,恶寒重,发热轻,咳嗽气短,小便量少,舌淡,苔薄白,脉浮紧,辨证为风寒束肺,风水相搏证。
风邪袭表,肺气闭塞,不能通调水道,风遏水阻,溢于肌肤,而引发本病。
西医诊断依据:
1.2周前曾患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2.眼睑及双下肢浮肿1周。
3.BP:/mmHg,双下肢水肿。
4.辅助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尿隐血(++),镜检尿红细胞:10~15个/高倍镜,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g。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免疫学检查:总补体及补体C3降低。
西医鉴别诊断:
急性感染发热性疾病一过性蛋白尿多见于高热、感染的极期,热退后尿异常迅速消失,且不伴水肿及高血压。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水肿中医证候诊断:风寒束肺,风水相搏证
西医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治法:疏风散寒,宣肺行水。
方剂:麻黄汤合五苓散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麻黄9g杏仁9g防风12g浮萍10g
白术12g茯苓15g泽泻12g车前子15g(包煎)
苏叶10g甘草5g桂枝6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张博士医考中心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