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振宇医院疼痛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微创学组委员,福建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委,福建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分会癌痛学组组长,福建中医药学会运动医学会常委,厦门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
科班出身的麻醉科医生当得好好的,他却“不务正业”,转而研究起了疼痛专业;周围不支持、不看好的人太多,但他耐住了寂寞、守住了孤独,这一干已是近20年。他就是医院疼痛科主任蔡振宇。
蔡振宇(记者唐光峰摄)
上学时对医学充满向往蔡振宇出身福建莆田农村。乡下生活比较困难,且周边医疗条件也不好,常年劳作的乡亲身体或多或少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所以在那时候,他就想:“我要是医生,能治病救人该多好。”
蔡振宇对医学的神往,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的母亲是位乡村医生。邻居有时三更半夜满床打滚喊肚子疼,送到蔡振宇家里,会针灸的母亲施针,不一会儿就让邻居疼痛缓解了不少。“那一刻,真的有一种母亲是‘神医’的感觉。”蔡振宇笑着说。
年,怀着对医生这个职业的憧憬,蔡振宇报考了福建医学院(现福建医科大学),学习麻醉专业。
为何选择相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比较“幕后”的专业?
蔡振宇告诉记者,高考前,他曾接触过一些医学相关的书籍,里面关于麻醉医生的介绍,让他至今印象深刻:“患者手术时的痛苦,能够通过麻醉医生的镇痛和对生命的维护,安然地开那么大的刀、出那么多的血,最终平安回到病房。那时,我觉得这是我想做的工作。”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麻醉科转研“疼痛”毕业后,蔡振宇进入医院麻醉科工作。当了8年麻醉医生后,蔡振宇突然“不务正业”,转而搞起了疼痛专业。是什么促使他做出这样的改变?
原来,过年回老家时,经常会有乡亲跑到蔡振宇家中,问他:“我这里痛、那里痛,能给看一下吗?”其中也有他的伯母,患上了带状疱疹,被疼痛折磨得苦不堪言。但是,他确实治不了这些疼痛。
“这对我的刺激挺大的。手术台上切口那么大的患者,我都能让他不疼、安全地接受手术,乡亲们这些疼痛,我就束手无策吗?”
这让蔡振宇对自己的职业开始重新思考。他查阅各种文献,医院在开展疼痛专业,就毅然决定去学习这项新知识。
年,医院疼痛研究中心学习;年,他回到厦门后,医院成了厦门第一家开医院。
“白手起家”带科室成长也许很多人会问,疼痛科到底是做什么的?
蔡振宇表示,颈、腰椎间盘突出疼痛、膝关节疼痛、肩周炎等骨关节痛,带状疱疹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糖尿病末梢神经痛等神经源性疼痛,肿瘤引起的疼痛等都属于疼痛科的诊疗范围。
年,厦门的社会大众对疼痛科这个学科了解并不深,厦门也还医院,做厦门“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蔡振宇也有过犹豫。
“我就想,人总不能被这个‘疼’给痛死吧,总要有人治一治它吧。”蔡振宇在医院从零做起,年医院开设疼痛门诊时,他依然是“光杆司令”。
就这样,蔡振宇一个人慢慢地做出名声,慢慢地得到社会的认可。年,医院成立疼痛科时,他手下已经有了3个“兵”,到如今,科室已有8名医生、14名护士。
成为疼痛科主任后,蔡振宇觉得自己压力更大了——自己是“白手起家”,如何带领科室发展得更好,都要靠自己摸索。
提高临床医疗质量与安全建设、打造广泛的学术平台、推进科室人文建设,这是蔡振宇给科室设定的“三套马车走路”方针。
“疼痛只是一个表征,要从这个表征寻找到引起这个疼痛的疾病,才能对症治疗。因此,疼痛科医生不仅要有镇痛能力,还要具有多学科的医学素养,如影像学、神经病学、诊断学等。”临床医疗质量是蔡振宇最重视的,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科室医生,他都是严格要求的。
看患者解除疼痛很欣慰成为疼痛科医生的这些年,蔡振宇诊疗过的患者成千上万,每次能够看到患者解除痛苦,他都特别欣慰。
50多岁的陈女士患晚期宫颈癌,虽经过积极的肿瘤治疗,但癌细胞仍然扩散,腹部肿瘤压迫导致右下肢肿胀,比左下肢粗了三倍,痛不欲生。
她曾到外地寻求镇痛治疗,但效果都不理想。后来她回到厦门,亲属带她找到了蔡振宇,希望让她在剩下的有限的生命里过得不那么痛苦。蔡振宇和肿瘤科医生会诊后,认为患者的疼痛是能够治疗的。
在知悉此前治疗方案的前提下,蔡振宇改变治疗方式,为患者做了微创治疗。治疗取得了效果,患者疼痛缓解,吃得下、睡得着,又生存了六个月,最终因肿瘤多处扩散,治疗无效去世。
“肿瘤患者特别是中、晚期患者有近70%~90%罹患剧烈疼痛,只有在充分镇痛的基础上才能为进一步的原发病治疗赢得时间和条件,同时也让患者在有限的生命里能有尊严地生存,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提高生存的质量。”蔡振宇表示。
蔡振宇还讲了一个病例:“刘先生,43岁,患腿上带状疱疹,各种‘土法’治疗不但没治好,还合并了局部皮肤感染,疼痛得连站起来都不能,严重影响饮食睡眠,一个月内体重锐减20余斤。经介绍来我科治疗后,皮肤损害一周内基本修复,疼痛完全缓解。带状疱疹早期来疼痛科有效治疗,基本上不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治疗,重在‘治痛’而不是传统的重在‘治疱’。”
疼痛科诊疗范围1.头痛:颈源性头痛、偏头痛、外伤后头痛等各种神经性头痛。
2.神经痛:急性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臂丛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损伤后疼痛、幻肢痛、残端痛、糖尿病性神经痛、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
3.脊柱关节痛: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尾骨痛,膝关节炎,足跟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退行性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
4.软组织疼痛: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炎、腰背肌筋膜炎、纤维肌痛综合征、腱鞘炎、肩周炎、网球肘、软组织损伤。
5.内脏性疼痛:顽固性心绞痛,心肌梗死痛,慢性盆腔痛。
6.缺血性疼痛:雷诺氏症,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红斑性肢痛症,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等。
7.癌性痛及良性肿瘤引起的疼痛,癌性胸腹水治疗和瘤体内化疗。
8.痛经、慢性盆腔痛。
9.无痛诊疗服务:无痛分娩、无痛人工流产、无痛内窥镜检查、无痛拔牙和手术后镇痛。
10.非疼痛性疾病:顽固性呃逆(打嗝)、急性面神经炎(面瘫)、面肌痉挛、突发性耳聋、腱鞘囊肿、肝、肾囊肿。神经性皮炎,突发性耳聋,内耳晕眩症,痛风症,瘢痕痛,面肌痉挛,眼睑痉挛。
来源:《海西晨报》.11.7A13版
记者:蔡樱柳通讯员:罗超
整理:黄伊娜编辑:黄伊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