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面部的拨筋手法相当于10次美容
为了达到预期的排毒、通络、提升效果,找到精确的穴位点很重要。
眼部的肌肤问题不仅仅在眼部地区,它涉及到整个面部乃至全身的经络。做眼部拨筋,首先要对面部的经络进行疏通,打开面部的排毒通道,同时还可以对面部进行提升。
皮肤是健康的镜子,面部的肌肤问题与五脏六腑都有着相应的关联。比如:
印堂部位就是心肺的反射区,中医说,印堂发黑,命不久矣。肺是呼吸器官,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没呼吸和没心跳都预示生命的终止。
眉骨下方是乳房的反射区,长皱纹和长色斑有可能会有乳腺的增生、结节。
鼻子中间的部位是肝脏的反射区,代表这肝脏代谢毒素的功能。
下巴处是肾脏的反射区,预示肾气的亏虚。
人中部位女性是子宫的反射区,有宫寒淤堵和妇科疾病;男性是膀胱的反射区,预示泌尿系统健康问题。
总之,面部的肌肤问题绝不单单是皮肤问题,它反应着脏腑的和谐与不和谐。
面部的五官都是相通的,拨筋眼部需要对整体进行系统的调理。
首先我们认识下面部的穴位。承浆穴—唇下方。归属任脉。连通体表体内,对面部浮肿、口腔溃疡、三叉神经痛、有调节作用。地仓穴—口角外侧,上直瞳孔。缓解治疗口眼歪斜、流涎、颊肿、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翳风穴---耳后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处。对耳鸣、牙痛、面神经麻痹等有调理和保健作用。耳前三穴---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对耳鸣、听力的改善有很大的作用。太阳穴---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经外奇穴,有助于提神,亮眼,醒脑等作用。血管分布相当丰富,淤堵时大脑疲劳。武侠小说里面说太阳穴为死穴,修行内功的大侠用内力点中太阳穴会使人昏迷。所以我们的伙伴中会武术的,在拨筋太阳穴时要轻一点,不要弄昏迷了。印堂穴---人体额部,两眉头的中间。明目通鼻,疏风清热,宁心安神。对头痛,眩晕,失眠,结膜炎,鼻炎,面神经麻痹,高血压等有调理作用。神庭穴---头顶中间处。归属督脉,乃天部气血的会聚之地。对大脑迟钝、昏昏沉沉,记忆力减退有着提神醒脑、缓解头痛的作用。人中穴---鼻唇沟的中点。归属督脉,督脉的兑端穴。有治疗昏迷、休克、心腹绞痛、面肌痉挛、鼻出血等作用。拨筋手法基础的部分就是疏通人中穴和承浆穴,达到打通面部的任督二脉,让整个面部气血通畅。迎香穴---鼻翼外缘中点旁。通经活络、通利鼻窍、疏面齿风邪之作用。鼻通穴---鼻孔两侧,鼻唇沟上。对鼻炎,鼻息肉,嗅觉功能障碍;结膜炎,火眼,迎风流泪,泪囊炎有调理作用。面部的主要穴位介绍完了,下面我们重点了解下眼周的重点穴位。
睛明穴---眼部内侧,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拨筋睛明穴可以调肝养血、促进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代谢血管毒素。对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迎风流泪、近视、眼疲劳、舒缓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等。
攒竹穴---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舒解迎风流泪、泪囊堵塞、眼睛疲劳、假性近视、目赤肿痛等。眼袋下垂与泪囊堵塞相关,所以拨筋攒竹穴很重要。
鱼腰穴---瞳孔直上,眉毛中。对目赤肿痛、眼睑下垂、近视、急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等有调理作用。拨筋鱼腰穴可明显提升眼部肌肉下垂。
丝竹空穴---眉梢凹陷处。对面肌痉挛、结膜炎、目赤肿痛、眼睑闰动、头痛、齿痛等有调理作用。
瞳子賿---目外眦外侧0.5寸凹陷中。静脉毛细血管分布较密,降浊去湿,对角膜炎、近视、神经性萎缩、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等有调理作用。
承泣穴---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输送体内胃经的物质营养至头面天部。疏风清热,泻火解毒,对目赤肿痛、视神经萎缩、眼睛疲劳、迎风流泪、老花眼、白内障等有调理作用。
四白穴---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此穴散发脾热,向天部提供水湿。对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有调理作用。
面部常拨筋,你也可以冻龄!做好准备工作,认识穴位,余下的就是要学习专业手法。请继续看下篇---娇想悦.羊胚胎弹力眼精华乳之中医拨筋手法(拨筋手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