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蛇串疮神经性皮炎乳癖颈椎病

白癜风的治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49431.html
青医君整理知识点,必须学习

1、针灸治疗颈椎病,除颈夹脊、天柱、阿是穴外,还包括

A、肩髃、风府、太溪

B、曲池、合谷、列缺

C、曲池、合谷、申脉

D、肩髎、外关、养老

E、风池、曲池、悬钟

2、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除局部阿是穴外,应主选的经穴是

A、手阳明、足太阴经穴

B、足太阴、足厥阴经穴

C、手阳明、足厥阴经穴

D、足阳明、手少阳经穴

E、足阳明、足少阳经穴

3、针灸治疗乳癖,应主选的经穴是

A、足阳明、手厥阴经穴

B、足少阳、手厥阴经穴

C、足太阴、足厥阴经穴

D、足阳明、足厥阴经穴

E、手阳明、足厥阴经穴

4、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风热侵袭证,配穴为

A、外关、风池

B、太冲、肝俞

C、脾俞、足三里

D、肾俞、三阴交

E、风池、脾俞

5、乳癖肝郁气滞证,选择配穴

A、足三里、丰隆

B、肝俞、肾俞

C、关元、肾俞

D、肝俞、内关

E、丰隆、中脘

答案与解析

1、E

答案解析:针灸治疗颈椎病,主穴:颈夹脊天柱风池曲池悬钟阿是穴。

2、A

答案解析:神经性皮炎的治法:祛风止痒,清热润燥。取局部阿是穴及手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3、D

答案解析:乳癖的治法:理气化痰,调理冲任。取足阳明、足厥阴经穴为主。

4、A

答案解析:神经性皮炎针灸配穴:风热侵袭配外关、风池;肝郁化火配太冲、肝俞;血虚风燥配脾俞、三阴交、足三里。

5、D

答案解析:乳癖针灸配穴:肝郁气滞配肝俞、内关;痰浊凝结配丰隆、中脘;冲任失调配关元、肝俞、肾俞。

针灸学——蛇串疮、神经性皮炎、乳癖、颈椎病

细目二蛇串疮

要点一蛇串疮的辨证要点

本病病位在皮部,主要与肝、脾相关。多由于情志内伤,肝经郁热,热溢皮肤,或脾虚生湿,感染毒邪,湿热火毒蕴结肌肤而成。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气血凝滞,而致疼痛剧烈,病程迁延。本病以实证多见,也有本虚标实之证。

主症初起时患部皮肤灼热刺痛、发红,继则出现簇集性粟粒大小丘状疱疹,多呈带状排列,多发生于身体一侧,以腰、胁部最为常见。疱疹消失后部分患者可遗留疼痛,可持续数月或更久。

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兼口苦,烦躁易怒,苔黄,脉弦滑数者为肝胆火盛;皮损色淡,疱壁松弛,兼胸脘痞满,纳差,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者为脾胃湿热;皮疹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或见有色素沉着,兼心烦不寐,舌紫暗,苔薄白,脉弦细者为瘀血阻络。

要点二蛇串疮的治法

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取局部阿是穴及相应夹脊穴为主。

要点三蛇串疮的选穴

主穴:局部阿是穴相应夹脊穴

配穴:肝胆火盛配行间、侠溪;脾胃湿热配阴陵泉、内庭;瘀血阻络配血海、三阴交。便秘配天枢;心烦配神门。

方义:局部阿是穴围刺或点刺拔罐,可引火毒外出;本病是疱疹病毒侵害神经根所致,取相应的夹脊穴,直针毒邪所留之处,可泻火解毒,通络止痛。

要点四蛇串疮的治疗操作

1.基本刺灸方法

毫针泻法,强刺激。皮损局部阿是穴用围针法,即在疱疹带的头、尾各刺一针,两旁则根据疱疹带的大小选取数点,向疱疹带中央沿皮平刺。

2.其他治疗

(1)皮肤针法

取局部阿是穴,中、重度叩刺,使出血。并可加用艾条熏灸或加拔罐治疗。适用于疱疹后期,遗留疼痛者。

(2)刺络拔罐法

取疱疹处及周围皮肤,用三棱针刺破疱疹,使疱内液体流出,并拔火罐,令出血。

(3)耳针法

取胰胆、肝、肾上腺、神门,毫针刺或用埋针法、压丸法。

细目三神经性皮炎

要点一神经性皮炎的辨证要点

本病病位在肌肤腠理络脉,与肺、肝关系密切。多与情志不遂、风热侵袭、过食辛辣等因素有关。基本病机是风热外袭或郁火外窜肌肤,化燥生风,肌肤失养。本病以实证多见,也有虚实夹杂之证。

发病初期,仅有瘙痒而无皮疹,或丘疹呈正常皮色或红色,食辛辣食物加重,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者为风热侵袭;兼心烦易怒,每因情志刺激后诱发或加重,舌红,苔薄黄,脉弦者为肝郁化火;病久丘疹融合成片,皮肤增厚,干燥粗糙,色素沉着,或有灰白鳞屑,夜间瘙痒加剧,舌淡,苔白,脉细者为血虚风燥。

要点二神经性皮炎的治法

祛风止痒,清热润燥。取局部阿是穴及手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要点三神经性皮炎的选穴

主穴:阿是穴曲池合谷血海膈俞

配穴:风热侵袭配外关、风池;肝郁化火配太冲、肝俞;血虚风燥配脾俞、三阴交、足三里。

方义:取阿是穴宣通局部气血,使肌肤得以濡养,祛风泻火,化瘀止痒;曲池、合谷为阳明经穴,可和血通络,祛风止痒;“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取调理血分之要穴血海、膈俞凉血养血活血,濡润肌肤。

要点四神经性皮炎的治疗操作

1.基本刺灸方法

阿是穴毫针围刺,针尖沿病灶基底部皮下向中心平刺。余穴毫针虚补实泻法。

2.其他治疗

(1)皮肤针法

取阿是穴,轻者中度叩刺,以微有血点渗出为度;角化程度严重者重度叩刺,渗血较多为宜。

(2)耳针法

取肺、神门、肾上腺、皮质下、内分泌、肝。毫针刺,中等刺激强度,或用埋针法、压丸法。

细目四乳癖

要点一乳癖的辨证要点

本病病位在乳房部,与胃、肝关系密切。多因情志内伤、忧思恼怒,导致肝脾郁结,气血逆乱,痰浊内生,阻于乳络而成。足阳明胃经过乳房,足厥阴肝经至乳下,故乳癖与足厥阴肝经、迈体足阳明胃经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气滞痰凝,冲任失调。病性以实证多见,也有虚实夹杂之证。

乳房肿块和胀痛随喜怒消长,兼急躁易怒,经行不畅,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者为肝郁气滞;乳房肿块胀痛,兼胸闷不舒,恶心欲呕,苔腻,脉滑者为痰浊凝结;乳房肿块和疼痛在月经前加重,兼腰酸乏力,月经失调,色淡量少,舌淡,脉沉细者为冲任失调。

要点二乳癖的治法

理气化痰,调理冲任。取局部腧穴、足阳明、足厥阴经穴为主。

要点三乳癖的选穴

主穴:膻中乳根屋翳期门足三里太冲

配穴:肝郁气滞配肝俞、内关;痰浊凝结配丰隆、中脘;冲任失调配关元、肝俞、肾俞。

方义:本病病位在乳房,涉及肝、胃经。乳根、屋翳位于乳房局部,属胃经,可通调阳明经气;期门邻近乳房,为肝之募穴,疏肝气,调冲任;膻中为气会,合期门可宽胸理气,散结化滞;循经远取足三里、太冲,分别疏通胃经、肝经气机。诸穴合用,可使痰化结散。

要点四乳癖的治疗操作

1.基本刺灸方法

毫针泻法。膻中向患侧乳房横刺;乳根向上刺入乳房底部;屋翳、期门沿肋间隙向外斜刺。诸穴不可直刺、深刺,以免伤及内脏。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取内分泌、神门、乳腺、卵巢、肝,毫针中度刺激,或用埋针法、压丸法。

(2)电针法

取乳根、屋翳,给予弱刺激。

细目五颈椎病

要点一颈椎病的辨证要点

本病与伏案久坐、跌仆损伤、外邪侵袭或年迈体弱、肝肾不足等有关。颈部感受风寒,阻痹气血,或劳作过度、外伤,损及筋脉,气滞血瘀,或年老肝血亏虚、肾精不足,筋骨失养,皆可使颈部经络气血不利,不通则痛。本病病位在颈部筋骨,与督脉,手足太阳、少阳经脉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筋骨受损,经络气血阻滞不通。主症头枕、颈项、肩背、上肢等部位疼痛以及进行性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根据疼痛部位进行经络辨证:后项部疼痛者属太阳经;颈项侧后方疼痛者属少阳经;颈项侧部疼痛者属阳明经;后项正中疼痛者属督脉。

有明显的受寒史,遇寒痛增者为外邪内侵;有颈部外伤或劳作过度史,痛如针刺者为气滞血瘀;颈肩部酸痛,兼眩晕乏力者为肝肾不足。

要点二颈椎病的治法

通经止痛。取局部腧穴和手足三阳经穴、督脉穴为主。

要点三颈椎病的选穴

主穴:颈夹脊天柱风池曲池悬钟阿是穴

配穴:病在太阳经配申脉;病在少阳经配外关;病在阳明经配合谷;病在督脉配后溪。外邪内侵配合谷、列缺;气滞血瘀配膈俞、合谷;肝肾不足配肝俞、肾俞。上肢麻、痛配合谷、手三里;头晕头痛配百会或四神聪;恶心、呕吐配中脘、内关;耳鸣、耳聋配听宫、外关。

方义:颈夹脊能疏调局部筋骨;天柱疏通太阳经气;风池疏通少阳经气;曲池疏通阳明经气;悬钟为髓会,有滋肾壮骨,以求治本的作用;阿是穴调节局部筋脉。诸穴配伍,疏导太阳、阳明、少阳及督脉经气,共奏通经止痛之功。

要点四颈椎病的治疗操作

1.基本刺灸方法

夹脊穴宜直刺或向颈椎斜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余穴用泻法。

2.其他治疗

(1)刺络拔罐法

取局部压痛点,适用于外邪内侵证和气滞血瘀证者。

(2)穴位注射法

取局部压痛点,选当归注射液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或0.1%利多卡因注射液,每穴注射1mL,隔日1次。

(3)电针法

参考基本治疗取穴,每次选2~3对穴位,用连续波或疏密波,每日1次。

编辑:刘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ainbown.net/zzbx/83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