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
就是五一假期了~
小伙伴们是不是
已经做好了出行计划?
特别提醒大家
五一假期出去玩
最好不要穿黄、绿色的衣服
因!为!它!
↓↓↓
对黄色和绿色“格外偏爱”的蓟马神马???蓟(jì)马!最近,你有没有注意到
时不时会有一些不明飞虫
爬在晾晒的衣服上
就是它!
(密恐预警)
↓
↓
↓
这种飞虫经常出现就是一大片
看起来十分恶心!
▼这飞虫究竟什么来头?一起来看看这种飞虫叫“蓟马”
一般多出现在春季与夏季
20℃的环境更适合生长
如果数量较多
会对被吸附的植物造成一定危害
此外
蓟马似乎对黄色衣服和绿色衣服
有着一种执着的“偏爱”
有网友拿一片黄色的板放在绿植旁边仅仅一会儿居然就“收获”了整板蓟马一些人被蓟马叮了之后
还出现奇痒无比的现象
这种蓟马会对人造成怎样的伤害呢?针对这个问题专家给了明确的答案专家表示
人体被叮了之后
会有一点痛和痒
但它不会吸入动物的血液
如果被蓟马叮伤
要及时把它赶走
然后在被叮的地方涂上
风油精或者润肤露就可以了
除了蓟马大家“五一”外出游玩见到这些昆虫一定要当心(上下滑动查看)蜱虫
蜱虫是多种细菌和病毒的传染媒介,被叮咬后,若蜱虫的肢体残留在身体里不及时取出,轻者引起皮肤疾病,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被咬伤后的处理方法:一旦发现身上有蜱虫,千万不要硬拽,这样可能会使它嘴上的倒钩深入体内。可以用酒精涂抹蜱虫,然后用镊子取出,如果没有完全取出,要立即就医。
预防:如果要去野外的话,要穿长袖长裤,并且扎紧裤腿,佩戴帽子和其他护具,减少裸露部位;在暴露的皮肤上使用避蚊胺或百灭宁等驱虫剂。
跳蚤、臭虫
蚊子、跳蚤、臭虫、蠓、白蛉等昆虫的唾液或毒腺中含有多种成分,当其口器刺伤皮肤吸吮血液时,其唾液或毒液也随之进入,引起局部毒性反应和(或)过敏反应。
被咬部位可能出现小水疱,有刺痛或灼痛感,伴奇痒。
被咬伤后的处理方法: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炉甘石洗剂、樟脑软膏、地奈德软膏等。
预防:尽量不去潮湿、阴暗之地,以防叮咬。
蜜蜂
皮肤被蜜蜂刺伤后,蜂尾的毒刺或毒液进入人体皮肤后,可能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症状。被黄蜂蜇伤需要尤其当心,它的毒性较强,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症状甚至过敏性休克。
被蛰伤后的处理方法:需尽快处理伤口,将毒刺拔掉,并吸出毒汁,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如果被黄蜂蜇伤,因为其毒液为碱性,可涂醋酸。
预防:远离蜂巢,提醒孩子,不要去戏弄蜂巢。
毛虫
毛虫的刺毛可直接使皮肤受损,毒毛污染衣物、被褥等也可使人体间接受损,引起广泛皮炎。
多表现为水肿性丘疹,中央可有针头大瘀点,刺痛、奇痒难忍,严重者可导致皮肤溃疡,关节软组织红肿疼痛甚至功能障碍,亦可发生急性结膜炎、角膜炎、口唇、眼睑高度水肿。
被刺伤后的处理方法:用橡皮膏或透明胶带反复粘贴患处,以去除刺毛,用肥皂、草木灰等碱性水充分清洗患处,局部外涂炉甘石、碘酊、樟脑软膏等。
预防:外出穿戴防护衣帽或长袖衣衫,扎紧领口、袖口和裤脚,佩戴风镜、口罩等,不要在有毛虫的树下及其下风处野营、乘凉、晾晒衣物。
隐翅虫
人体接触隐翅虫的体液时会引起一种毒性皮肤损伤,当隐翅虫虫体被直接拍打或压碎时,其酸性毒液沾染皮肤而引起隐翅虫皮炎。
可出现水肿红斑、丘疹、水疱或脓疱,中央常见糜烂、渗出,甚至表皮坏死。皮损呈一排至数排密集或不规则排列,多发于头面、颈部、胸背、四肢等处外露部位,自觉烧灼感、疼痛瘙痒,严重者可出现剧痛、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被伤后的处理方法:局部用5%碳酸氢钠溶液、白矾溶液湿敷,红外线照射、口服抗组胺药物、继发感染酌用抗生素,对皮损广泛和症状严重者,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
预防:见到隐翅虫不要直接捻拍,用纸将其杀灭或将其拨到地面踩灭,虫体爬过皮肤或用手接触虫体后,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充分清洗,出现皮损,不要直接接触、搔抓其他部位。
最近出门之前别忘了最好别穿黄、绿色!以免~收获一堆惊喜吓~—END—都市瞭望广告本文来自:绵阳晚报
审核:三台都市瞭望编辑部
▼往期精彩回顾▼想进单位工作的注意啦!三台人民法院招聘这些职位!不建议自行使用!涉及这14个品种,很多三台人家里都有!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编发无数反诈文章的编辑竟也被骗5万!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