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现代人的工作、学习、娱乐无不和电子产品有关。我们习惯于置身在“光环境”下,视疲劳、眼干涩、视物模糊不清等成为了都市人群的标配。
中医认为,近视除有眼局部的屈光不正等因素,同时也有体质因素,如心阳耗损,经络瘀阻不畅;或因过劳,肝肾亏虚,使精血不足导致近视;还可能是因为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的眼底动脉病变的原因。
眼睛的供血系统主要有两大系统: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内动脉主要是大脑的供血系统,其中一个分支用来供应眼球的血液循环,主要在上眼睑这块。而颈外动脉主要是供应目内眦(内眼角)、结膜以及下眼睑血液循环。
所以如果颈椎出现问题或者是有动脉硬化的情况,都会导致供血系统出现问题,从而影响视力。
中医针灸主要是通过眼周局部取穴,通过针灸或者按压的方式刺激这些穴位,起到舒筋活络、行气活血的作用,缓解局部痉挛,改善局部供血,是非常安全且行之有效的治疗视疲劳的方式。
“目为肝所主,肝开窍于目。”说明肝脏的精气通于目窍,视力的强弱和肝是有直接关系的。现代人对着电脑加班、熬夜的情况屡见不鲜,“久视伤肝”,如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就会出现两眼干涩,视力减退或夜盲的问题出现。所以治疗近视的另一个关键也在于疏肝养血。
一、避免长时间的使用电子产品
现代人不可避免的需要接触电脑、手机,但近视物体久了之后可以适当看看远处,调节眼部晶体,对于缓解眼部疲劳有很大的帮助。
二、穴位按摩
攒竹穴: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和额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目翳,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近视,眼睑瞤动,眉棱骨痛,及急、慢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等。
精明穴:在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主治目赤肿痛、目眩、近视等目疾。
瞳子髎:位于面部,外眼角外侧0.5寸凹陷中,主治目赤、目痛等目疾,对缓解头晕头疼也有很好的帮助。
丝竹空:位于眉梢凹陷处,在眼轮匝肌处。主治目赤肿痛,眼睑瞤动,头痛等病症。
太阳穴:太阳穴是我们相对熟悉缓解眼疲劳的穴位,位于耳廓前面,前额两侧,主治病症: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风驰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所属经络为足少阳胆经。不仅对视物模糊、头痛有很好的效果,也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穴位。
专家建议:眼部两侧的精明穴+攒竹穴可以同时往内上方按压,再经过丝竹空,太阳穴等穴位,一般揉按5-10分钟即可。
另外穴位按摩时要注意手部卫生,手指不要触碰到结膜,易导致细菌滋生。平时也可以适当做做眼部湿敷、眼贴等,帮助放松眼部。
三、饮食+睡眠
不要忽视饮食对于改善血循环的好处,可以多吃一些含有花青素的水果,可增强血管弹性,保护血管内壁,改善血液循环,如蓝莓、火龙果、桑葚等。拒绝熬夜、保证充足睡眠也是滋养肝血非常重要的方式。
黑桑椹干甘、酸、寒;归心、肝、肾经。
补血滋阴,生津润燥。用于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血虚便秘。
1)抗衰老:桑葚花青素可增强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
2)保护心血管:桑椹能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减少沉积,防止硬化及冠心病等发生。
3)保护视觉:桑椹中的花青素能有效缓解视觉疲劳,对近视有辅助治疗作用。
4)降血脂、血糖
5)缓解更年期综合征
6)保护神经系统
7)美白
食用建议如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