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人有过黑眼圈,那么你知道多少黑眼

提及黑眼圈,我们并不陌生,自己或者身边的朋友都有可能出现过,那么到底什么是黑眼圈呢?为什么会有黑眼圈的出现呢?出现了黑眼圈可以采取什么简便的方法呢?

什么是黑眼圈呢?中医角度和西医角度又有什么不同的说法呢?

黑眼圈,俗称“熊猫眼”,是指上下眼睑皮肤出现青黑色的病变,中医称为睑黡。古书记载“时对青铜理鬓毛,意萧骚,销金帐暖醉,梦魂劳,倏忽肉轮沿际黑,如灰色。妻梅子鹤耐清操,命根牢。此症两目别弊,但上下外睑煤黑,有如淡墨沈于旧棉纸。望之若米家山水,烟雨空濛。”大意就是说眼睛没有什么问题,只有上下眼睑色黑。像墨水滴在棉质上。

黑眼圈从西医的角度称为眼睑静脉性充血,认为本病常伴有精神紧张、用眼疲劳、女性月经不调、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黑眼圈是由于熬夜,情绪波动大,眼疲劳、衰老导致眼部皮肤血管血流速度过于缓慢形成滞流;组织供氧不足,血管中代谢废物积累过多,造成眼部色素沉着。年纪愈大的人,眼睛周围的皮下脂肪变得愈薄,所以黑眼圈就更明显。临床上,男女皆可发病,女性多余男性,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主要特点为:上下眼睑的皮肤呈现青黑色,界限清楚,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

出现黑眼圈的原因有哪些呢?

1.遗传体质及生理构造,当眼眶周围的皮肤特别薄,皮下组织又特别少时,当血流经过此处的大静脉,在特别接近皮肤表层下方便会出现蓝黑色的眼晕,看起来同黑眼圈。2.睡眠不足,长期熬夜,眼周微血管较多,熬夜使眼睑得不到休息,血管持续紧张收缩,血流量长时间增加,引起眼圈皮下组织血管淤血和水肿,滞留下黯黑的阴影。3.久病体弱或大病初愈,由于眼周围皮下组织薄弱,皮肤易发生色素沉着,并极易显露在上、下眼睑上,出现一层黑圈。4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溃疡患者,长期营养物质吸收不良会导致黑眼圈;5紫外线影响;6.炎症,遗传性过敏症或过敏性接触皮炎,累及眼眶周围可出现黑眼圈。7.其他,例如化妆品使用过度、吸烟、年老、月经不调、孕晚期、房事过度以及某些肝病和肾病都可能出现眼圈发黑。

教你几招赶走黑眼圈

1、外敷法。用“茶包敷眼”来消除黑眼圈。将喝剩下的茶叶包好,睡觉前在眼眶周围敷20-30分钟,或者轻轻滚动10-15分钟左右。用茶包敷眼对因疲劳过度、睡眠不佳、长期熬夜造成的黑眼圈有一定的效果,因为茶叶里的微量元素有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2、眼周围穴位按摩。可以指揉眼周的太阳、四白、承泣、鱼腰、瞳子髎、攒竹等穴位。一般每次选择两三个穴位,每个穴位操作半分钟至一分钟,以局部感觉酸胀适宜。双手中指、无名指并拢,绕眼部环形做横“8”字按摩。3.药膳。很多人觉得中药煎煮的时间太长,过程繁琐,其实我们还可以按照“药食同源”的理论来通过药膳的方法来改善黑眼圈,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有达到了预防黑眼圈的目的。4最关键还是在于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不熬夜、少玩手机、心情愉快、多运动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rainbown.net/zlff/120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